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种植茶树菇技术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种植茶树菇技术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茶树菇养殖全过程?一、栽培茶树菇的季节
茶树菇属于中文偏高型的菌类,因此一般是在春季、秋季栽培出菌。1月—3月或8月—9月生产菌袋,4月—7月或9月—11月出菇。
二、茶树菇菌袋制作
1、制作茶树菇菌袋原料主要有棉籽壳、阔叶树木屑,或木质疏松树木如桐树、柳树、杨树等木屑。在培养料中若添加茶壳粉,对促进菌丝生长和提高产量有较好的作用。
配方一:木屑40%,棉籽壳38%,麸皮20,石膏粉1%,糖1%,含水量65。
配方二:木屑65%,细米糠或麸皮18%,茶壳粉15%,糖1%,石膏粉1%,含水量65%。
2、装袋、灭菌、接种和培养。茶树菇常采用直立排放菌袋出菇。故装料的塑料袋不宜过大,以(15厘米至17厘米)×35厘米为宜。
三、茶树菇出菇管理
1、排袋催菇。将菌袋直立排放在床架上或地面上,用散射光照射并通风换气,诱导子实体原基形成。
2、子实体生长发育管理。把封口纸和颈圈去掉,拉直塑料袋使之成筒状,然后覆盖报纸(或塑料薄膜)保湿催菇。每天喷水1次—2次(保持地面潮湿和报纸湿润),给予光照,诱导原基形成。当菇蕾长到接近报纸时,去掉报纸进行温度调节、保湿、通风换气和光照管理(温度控制在16摄氏度—24摄氏度之间)。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5%—90%范围内,通过喷水保湿(不要将水喷入菌袋内,以免造成烂菇)。晴天每日喷水1次—2次,阴天或雨天少喷或不喷水,同时加强通风换气。子实体长到4厘米—5厘米时,适当减少通风量,促进菌柄加快生长,抑制菌盖展开。此外,要保持菇房内有散射光照。
茶树菇有哪些种植技术?茶树菇的栽培有多种方法,但我们常采用塑料袋栽培法和瓶栽法,至于水培法也在逐渐的普及着。栽培茶树菇的时候各方面都要注意到,野生的茶树菇生长在油茶树上,但是人工栽培的可以用油桐、柳树、白杨等作为其栽培材料,用麸皮、米糠、饼肥等做其氮源,杂木屑、甘蔗渣、稻草、棉籽壳、菌草等做碳源,生长时温度的控制也是很重要的。
刚开始在26摄氏度的条件下萌发,然后让菌丝在23-28摄氏度生长,子实体原基分化温度控制在18-24摄氏度,在生长时,水的含量应该在60%-65%之间,空气湿度在70%以下,如果通气不好,二氧化碳浓度一旦高了,就会出现畸形菇,除此之外,还得控制其生长环境的酸碱度。
在均带长满菌丝后一如事先经过处理的大棚内,让其出现小菇蕾,在适宜的环境里生长。
如果栽培技术不过关,那么你栽培时就会出现菌株退化、成品率低、病虫肆虐,所以我们在栽培时一定要严格的控制各方面的含量,把握好栽培配方,让出菇量提高并且口感达到很好。
怎样种植茶树菇?三大步骤教您如何种植茶树菇
1.在正常情况下,茶树菇接种后50~60天即可出菇。出菇前要进行催蕾管理,催蕾时菌袋可直立排放,也可墙式堆叠排放。然后将棉花塞拔掉或剪去扎口线,并拉直袋口排袋催蕾,直立排放每平方米排放80袋左右。让菌丝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。料面颜色也随之转化,初时有黄水,继而变褐色,出现小菇蕾。
2.要加大空气相对湿度并保持在95-98%,早晚应喷水保湿。
3.光线强度控制在500-1000勒克斯,温度控制在18-24℃范围,这样开袋后10-15天子实体大量发生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种植茶树菇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种植茶树菇技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